那么一代名将关公是如何成为财神的呢?
关公当财神不是偶然的事,而是有多种原因和理由的,这些原因和理由有些源于传说,有些源于民俗,有些源于古代典籍,这些都深化了关公的财神形象。
一是说关公生前十分善于理财,长于会计业务,曾设笔记法,发明日清薄,将账目记得清楚明白。
商家供奉关帝始于明代。传说关公挂印封金之时,将曹操所赠金银布帛悉数留下,还附上一本详细的原、收、出、存账册,即日清簿,也就是现今一般商人使用的流水账。这种计算方法,非常祥明清楚,被后世商人公认为会计专才,所以奉为财神和商业神。
二是因商人谈生意做买卖,最重义气和信用,关公信义俱全,追求公平,故尊奉之。
因关公以信义为本,公平公正,又设计了简明日清簿,商人们为了确保相互的信赖,请一位尊神来做监护,十分必要,关公应公平公正,所以被尊为财神。
关公的义不负心形成了以仁义、公正为核心的商品交易准则,形成了义中求财的商品交易道德,并因此成为关帝文化的重要内容。
三是因传说关公逝后真神常回助战,助人取得胜利。
关公真神常回到人间助战,商人在生意受挫后若能得到关公相助,就会东山再起,所以商人都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,能像关公一样,来日东山再起,争取最后成功。
四是道教职系排列中,关公被规定为财神。
这是关公成为财神的宗教原因,在道教中,关公具有“司禄命庇护商贾,招财进宝”的能力和职责,又因其忠义,他被更多人乐于接受为财神。
五是晋商为关财神造势。
关公成为财神,与古代山西商人有很大关系,与山西商人们的需求是分不开的。
明清时期,富甲天下的晋商把关公作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,在他们遍布全国的山陕会馆和山西会馆的建筑关庙,希望关公能够保佑他们平安。
晋商们因为游走天下,闯荡江湖,需要彼此照应,共同面对困难,因此就经常仿照关公桃园结义,结成异性兄弟联盟,并将关公忠诚和义气的美德广为流传。因为晋商在商业上的成功,富甲天下,其他各地生意人也纷纷效仿,人们就越来越相信,关公是一位能够保佑财源广进的财富之神。
六是哥老会、青红帮等商人保护着都敬关公。
他们将关公作为财神的信仰在清代被各行各业所接受,对其顶礼膜拜最盛。近代江湖上的哥老会、青红帮等特别敬祀关公,且江湖上结义兄弟,亦必于关帝像前顶礼膜拜,焚香立誓,以守信义。
哥老会、青红帮也充当商人和商铺的保护伞,当然也要收“保护费”,他们都敬关公,商人们自然把关公当成最高的财神了。
七是追求诚信的商业伦理需求。
关公变成财神形象,最本质的原因是源于追求一种商业伦理的需要。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需要诚信,而忠和信其实就是诚信。
关公最初的形象是对刘备君主的忠义,忠义关系可以用于不同社会关系的处理,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的交往关系也可以通过忠义这种原则来处理,一诺千金的关公形象转变为一种行业的道德形象,甚至成为一个行业的行规,最后变成能带来财运的象征。
直到今天,关公仍是公认的财神,关公作为武财神的地位已经非常巩固了,并大大掩盖了其他财神的光芒,独耀一方,威风凛凛。因为中国人认为,只有讲诚信讲,将伦理道德的关系处理好,才能得到财富,主张采取正常的手段,强调好人有好报,关公作为财神形象其实体现了伦理道德的追求。
在民间年画中,我们常看到《上关下财》这幅年画,关公在财神的上面,正说明了义比利高的民族心理。
八是财神信仰自身具有传承不息的生命力。
关公财神信仰流传至,今一些酒楼饭店,仍供关公财神,许多商家店铺,往往也摆着关公香坛。在林林总总的商店、餐馆里,各式关公像前总是香火缭绕,经商的人们都祈望讨得财源滚滚,四季平安。
这表现出了古代关公财神信仰风俗在当代的延续,也说明了关公财神信仰文化深入到了一个民族的骨髓,具有不灭的生命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